遙遠的回教國度—摩洛哥 【王哲之 奧根湖畔】
已故前國王哈桑二世曾比喻摩洛哥像一棵樹:
「在非洲生根、用伊斯蘭教灌溉、受到歐風的吹拂。」
此哥非彼哥
常有人將位於北非的摩洛哥(Morocco)與位於法國東南部的摩納哥(Monaco)搞混。其實,若將西撒哈拉一起算進去,摩洛哥的國土超過71萬平方公里,其面積比法國都大,可謂「泱泱大國」;而摩納哥卻侷促法國地中海岸一隅,面積僅1.95平方公里,只能算是「彈丸小國」。因此,千萬不要把非洲的回教王國摩洛哥,誤認為是在歐洲以蒙地卡羅賭城而聞名的摩納哥。
摩洛哥在非洲的西北角,西邊是大西洋,北邊是地中海與歐洲隔著直布羅陀海峽相望,東邊與阿爾及利亞接壤,南邊是具有爭議的西撒哈拉。全境有綠油油的平原、也有白雪皚皚的高山、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,自然景觀豐富而多變。摩洛哥的原住民是柏柏人(Berber),自西元前十二世紀起,即陸續遭遇腓尼基人、羅馬人、汪達爾人、拜占庭人、阿拉伯人等異族的入侵,其中以西元七世紀,阿拉伯人傳入的回教,影響最為深遠。八世紀摩洛哥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王朝,後來雖歷經無數朝代的更迭,但回教卻永遠根植人心成了該國的國教,在十一至十三世紀最強盛時期,其勢力曾遠達西班牙。進入二十世紀,在歐洲列強的利益瓜分下,1912年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,直到1956年才獲得獨立。
摩洛哥自古受到異族帶來不同文化的影響,以及在法國與西班牙統治下的歐風洗禮,是個傳統與現代並存、回教與西方文明相遇的地方,饒富異趣,值得探訪。
舊城的保留與文化的傳承
摩洛哥有菲斯、馬拉喀什、美克尼斯三大古城,均為歷史上王朝的建都所在,是觀光客必定一遊的地方。這三個古城除了現代化的新城區外,都還有所謂的舊城區(Medina),尤其菲斯的舊城已有1200年歷史,是世界上少數仍活力盎然保持舊觀的中世紀城市,聯合國已將其列為世界遺產加以保護。
走入舊城區僅供人畜行走的狹窄街道,在熙熙攘攘的曲折巷道中,行人常要閃避擦身而過的驢子與騾子;傳統的手工藝商店櫛比鱗次,有皮製品、銅製品、陶器品、地毯店、阿拉伯服裝店等,更有難得一見的傳統皮革染坊,真是令人目不暇及;當然少不了還有熱鬧的露天市集、古老的清真寺、以及保存完整的城牆與城門。
這裡的居民每天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生活著,除了耳際不時傳來叫賣聲、吆喝聲、打鐵聲、誦經聲,空氣中還瀰漫著香料、食物、皮革、染料等混合在一起的特殊氣味,彷彿時光倒流,進入了古代的阿拉伯世界。
我非常訝異,一個像摩洛哥這樣的開發中國家,為何能將代表歷史與文化的舊城完整保存下來?據當地導遊說明,不知是天意或是巧合,古代的摩洛哥人是將去世者埋葬在舊城的城牆外,後人因為不敢毀壞祖先的墓園,於是便自然的限制了舊城的發展;法國人來了以後,為了便於統治,並不是將舊城拆掉重建,而是在舊城旁邊另外規劃具有寬闊街道的新城,所以才有今日新舊並立的城市格局。另外,摩洛哥在各大城市都設有公立的職業技藝學校,將傳統的建築藝術與手工藝教給下一代,讓文化的薪火能一代代的傳承下去。我告訴這位導遊,摩洛哥雖然沒有中東回教國家的石油資源,但是石油終有開採枯竭的一天,而摩洛哥薪火相傳所保留下來的傳統東西,卻是他們永遠的財富。
鄉下的橄欖油坊
橄欖是摩洛哥的重要農作物之一,其主要產地分布在亞特拉斯山脈(Atlas Mountains)以西的沿海平原。有一天車子行駛中,公路兩旁的橄欖園,滿地開著橙黃色的野花,放眼望去就像鋪了美麗的地毯一般。應乘客要求之下,車子靠邊停了下來,讓大家下車賞花。
離公路不遠,橄欖園邊有間簡陋的屋子,靠近一看,有個人正喝叱著兩隻小毛驢轉圈拉磨,再仔細一瞧,石磨正輾壓著橄欖;在石磨的另一邊,是一個簡單的人工榨油機,把石磨輾碎的橄欖拿來榨油。想不到中途下車賞花,竟意外的看到了摩洛哥鄉下最原始而傳統的橄欖油坊,大家不由得一陣驚喜。
我站在一旁出神的看著兩頭驢子拉著磨,牠們與趕驢的主人一圈又一圈不停的轉著,就好像看到了台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每天早上匆匆的趕到辦公室,忙了一整天後,又疲累的回到家,週而復始、重複不停 。其實在各自的時空環境下,兩者的生活本質可說都一樣,只是表現出來的方式不同而已。我想這除了要樂天知命外,也要像那主人與驢子,必須找機會停下來歇會兒,喘口氣、喝口水,改變一下步調,等精力恢復後,再回到崗位繼續工作。
撒哈拉沙漠的星空下
翻過亞特拉斯山脈到撒哈拉沙漠去的那天,等到換乘吉普車往沙漠營地出發時,已是夕陽西下。三輛吉普車馳騁在荒涼的大漠中,揚起了滾滾黃沙,遠方渾圓的落日逐漸西斜,把地上的車影拉得好長好長。在吉普的隆隆引擎聲中,隨著車外飛逝而過的景致,天色也慢慢暗了下來。
抵達營地已是夜幕低垂,天空就像一面黑色的弧型大螢幕,滿天繁星自地平線以上一個不漏的投射在螢幕上,清晰的令人難以置信。沙漠的帳篷營地是當地柏柏人經營的,他們天性愛好自由,自古以來就是英勇的戰士,以戰死沙場為榮。傳聞對柏柏人的最大侮辱,便是對他說:「你的父親是死在床上的」。
用過晚餐,營地中央燃起了熊熊烈火,這些年輕的柏柏人圍在營火四周,抱著鼓席地而坐,以熱情的鼓聲與粗獷的歌聲表達歡迎之意。大夥受到情境的感染,也拋開了平日的矜持,隨著節奏一面打著拍子一面唱和,歡樂的時光就在鼓聲與歌聲中溜走。等到夜已深,營火漸弱,始覺寒氣逼人,但是大夥的心卻是熱的。
躺在帳篷裡,心想這些年輕的柏柏人理應縱橫沙漠,個個是馬上英豪才對;如今時空轉變,迫於生計只好幹起觀光業,或許也有幾分無奈。透過稀疏的帳頂望出去,天上眾星正不停的眨著眼,那一夜,我在撒哈拉的星空下進入夢鄉。
「北非諜影」的故鄉
「北非諜影」的原文片名Casablanca,指的就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“卡薩布蘭加”。這部由亨佛萊鮑嘉與英格麗褒曼主演的經典名片是在1942年推出上演的,電影情節是以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卡薩布蘭加為背景,所發生的一段男女愛情故事。不過,事實上這電影大部分都是在美國影棚內拍的,根本未到卡薩布蘭加來取景,雖然現在市內有一個打著Bar Casablanca名號的酒館,但是如果你真要到這城市來找尋「北非諜影」的場景,將會大失所望。
卡薩布蘭加是摩洛哥的最大海港,也是全國的商業中心,目前約四百萬人,市區內街道寬闊、大廈林立,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會。在這裡你很少看到穿上傳統服裝,蒙著面紗的婦女;相反的卻是打扮入時,穿著高跟鞋的摩登女性。更令人稱奇的是在參觀當地最大的一座傳統市場時,竟發現回教國度內有專賣豬肉製品的攤位,這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實在令人不可思議。
市中心的舊城與另三個古城的舊城比起來,不但範圍小,歷史短,街道也寬些,可稱之為“新舊城”。同樣是商店林立、人聲嘈雜,但是大家感覺此地的商品開價較公道,不像摩洛哥其他地區都是「漫天開價、就地還錢」的買賣方式,大城果然有大城的風範。
斜風細雨終須歸
我們在摩洛哥一直都是大晴天,想不到最後在卡薩布蘭加要返國這天,從早上開始雨卻下個不停。屹立在大西洋岸的哈桑二世清真寺,在煙雨濛濛中顯得既雄偉又莊嚴,高聳的寺塔倒映在廣場雨水中,更令人覺得氣勢非凡,不愧為全世界的第三大清真寺。遊畢這著名的清真寺,我們在摩洛哥的旅行也進入了尾聲。
往機場途中,回想在摩洛哥的這些天,除了海洋、平原、高山、峽谷、沙漠、綠洲等多變的自然景觀外;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豐富的古蹟、具中世紀風情的舊城、以及混合非洲、回教、歐洲等各種文化的多樣環境,這也是每年能吸引大約三百萬外國遊客的主要原因。如果摩洛哥毀壞了古蹟、拆掉了舊城、拋棄了傳統、失去了包容,可能也就沒甚麼看頭了。摩洛哥的例子,或許有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。
車窗外仍是斜風細雨,歸去在即,臨別依依,衷心祝福摩洛哥,就像前國王哈桑二世所比喻的那棵樹,能夠繼續成長茁壯。
〈本文經摘要刊於93年5月勝利之光雜誌〉